本網訊(文/黃慧)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對“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産業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作了重點闡述,體現出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更體現了國家對科研工作者的關懷。報告內容在全校範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科研工作者紛紛對報告內容表示充分認可和高度贊揚,也積極對相關科技創新政策制定落實建言獻策。現將我校教師對該報告相關部署的評價及對推動科技創新政策落實的建議摘錄如下。
一、對政府工作報告相關部署的評價
肖俊濤(十堰市發展戰略研究院教授):報告對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的總結實事求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切實體現了“一年來的工作殊爲不易,彰顯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曆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勝利完成,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黃永昌(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總理的報告內容接地氣、抓住了目前我國科技創新的要點、痛點問題,引起共鳴。“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體現了國家對基礎研究的高度重視,也充分展現基礎研究的核心地位。“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産學研融通創新”是新提法,意在構建學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新渠道,以市場之手,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裏”。“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科研環境”說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心坎裏,賦予科研工作者更大的自主權。
王禮華(襄陽産學研基地副主任):總理在報告中提出“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促進産學研融通創新。”給應用型高校産學研發展指明了方向,對我們這樣一所汽車特色鮮明的行業高校意義深刻,更加堅定了學校走産學研特色發展之路的信心,堅定了學校堅持創新驅動核心地位,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胡明茂(科技處副處長、教授)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運用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拓展産學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産權激勵機制,完善創業投資監管體制和發展政策,縱深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
2020年,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參與十堰市“雙百行動”,組織發動70余名骨幹教師組成服務團隊,累計對接120多家地方企業,梳理企業需求,幫助企業對接同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國機工業互聯等行業專家100余人次。對接企業111家,幫助44家企業與專家、中國工程院達成三方框架合作協議,與企業達成科研合作項目35余項,合同總金額1500余萬。圍繞汽車的“五化”以及十堰市的相關重點産業成立了20家企業研究室和7個研究所。今年年初,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國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依托十堰市“雙百行動”,成立了“湖北省中程科技十堰産業技術研究院”。作爲新型研發機構,産研院具有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性質,紮根十堰、面向湖北、立足東風、輻射行業,解決共性技術需求,力爭建設成爲十堰乃至湖北省具有很強影響力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應用技術研發中心、成果轉化推廣中心和高新技術産業孵化基地,爲十堰市和鄂西北相關産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對推動科技創新政策落實的建議
“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部署了“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四個方面重要內容: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落實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政策,完善項目評審和人才評價機制,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使他們能夠沈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科技創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結合自身的困難問題和實際情況,就如何推動科技創新政策落實提出如下建議。
肖俊濤(十堰市發展戰略研究院教授):
1.改革項目申報機制,鼓勵建立區域創新基地
當前國家級項目的申報大都需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使得重大項目的研究不能及時得到立項資助,建議建立動態的國家級項目申報機制,對于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基礎研究、理論研究在急需和一定條件之時可隨時申報,國家給予相應的資助。就國家層面而言,需創建創新型國家;就區域而言,需打造創新型城市,建議鼓勵建立區域創新基地,出台支持區域創新基地建立和運行的扶持政策,擔負區域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使命。
2.整合多方優勢資源,建立技術聯合公關機制
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需多學科的人才,關鍵核心技術的應用需多方主體的協調。建議整合政府、企業、高校、研究院所等多方優勢資源,給予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建立關鍵核心技術聯合公關機制,加快對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進度,通過關鍵核心技術的應用提升企業和産業的核心競爭力。
3.扶持重點實驗室建設,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
重點實驗室建設是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支撐。建議地方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扶持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充分發揮實驗室在科技創新中的支撐作用。建議出台指導意見,對科研經費的使用,取消“條條框框”的限制,出台“負面清單”制度,只要不是“負面清單”之列,均可使用。
4.完善科技評價機制,改革人才評價制度
建議建立分類的科技評價機制,對于應用研究、理論研究等不同類別的科技成果適用不同的評價機制。依據科技成果的不同類別進行科技獎勵,出台科技獎勵指導意見,對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排序和獎勵進行規範指導,淨化學術研究生態環境。建議各地區各單位針對實際建立本地區本單位德才兼備,注重憑能力、實績、貢獻評價人才的機制;健全人才評價標准、創新多元人才評價方式,堅持分行業、分類別進行人才評價;建議出台領導幹部限制申報各級各類人才的制度;探索深化改革職稱評審制度,爲能夠“耐得住寂寞”“能夠沈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的科技人員開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
殷旅江(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1.不唯論文,不是“不要論文”。
報告中指出“暢通創新鏈,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科研環境”,就要打破“四唯”,而“唯論文”是需破除的重中之重。高級職稱的評審標准都把科研項目和論文作爲必要條件,而相對忽視了科研人員實際水平、能力等的評價。科研的目的是要解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卡脖子”難題,而不是爲了發表論文。論文本身是好東西,搞科研活動,有新的發展、新的規律總結的時候,需要發表論文,把科研成果固化下來並且和同行進行交流。目前階段,論文本身是重要的、需要的,但對論文的評價以及評價結果的運用環節出了問題。把論文作爲唯一標准,就走向極端,因此強調“不唯”。但是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不能一破了之,在破的同時要“立”,新的評價准則亟待出台,以免影響到相關工作。二是要注意到政策不能一刀切,要考慮不同區域、不同性質單位的差異,允許差異化發展。
2.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 增强科技供给
政府財政科技投入對增加科研産出、提高區域創新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不同來源和形式的科技投入對創新能力的影響程度不同,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對增強本地科技供給具有顯著效應。越是發展落後的地方,財政收入越是不足的地方,越應該加強政府財政對科技的投入,例如深圳大學創立之初,要耗費深圳當年一半的財政收入,如今深圳大學已經進入QS世界大學排名500強,爲深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極大。
黃永昌(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1.優化科研環境,改善科研管理體系
從事科研課題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目前科研項目存在周期短,預期和成果不一致等問題,建議強化過程管理的同時,適當考慮項目執行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驗收條件。
2.制定向中小企業、地方院校傾斜的科技政策
國家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重點項目等高級別項目平台投入了大量的經費資助,承擔單位資源豐富,要求更高。相比之下,研發實力相對較弱的地方院校很難達到此類項目平台的要求,建議出台相關扶持政策,針對中小企業、地方高校進行政策傾斜和經費資助。
王禮華(襄陽産學研基地副主任):
1.市場驅動。搭建政産學研用一體化融通創新機制。要尊重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通過供需精准對接以及科技成果轉化,讓企業從技術創新中獲得真金白銀的受益,從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2.人才驅動。以産品創新爲抓手,面向企業,大力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通過聯合國家級智庫專家團隊和地方高校院所,面向企業開展産學研合作,引進智力支持,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形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長效機制。
3.資金保障驅動。設立産業投資基金,針對企業“中試”資金缺口大、中小企業技改資金短缺等問題,建立“政府資金引導,金融與社會資本參與,商業化專業運用,各類創新主體分享利益”的資金保障機制。
胡明茂(科技處副處長、教授):
1.加大對新型研發機構資助力度,優化科研環境,實現柔性引才。
綜合地市州內外資源,出台相關政策,明確對産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的支持,並列入年度財政預算。柔性引進人才,全力推進地市州的新型研發機構發展。依托高:推髽I注冊公司,成立面向市場主體的新型研發機構。對處于偏遠位置的高?梢月摵蠂鴥染哂袃瀯輰W科力量的科研院所在本地共同組建,把優勢的科研力量引入當地,促進當地的産業升級和創新發展。本地高校專家和外地專家聯合組建面向企業的企業研究室,面向企業共性問題的技術研究所,構建科技創新聯合體。鼓勵國內的領軍高校對處于國家戰略布局的地區的高校進行對口支持,例如北京理工大學對口處于南水北調水源區的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進行學科、專業支持,聯合在當地建立面向企業的新型研發機構。地市級地緣不具有優勢,吸引和留住人才難。地市州的人才安居工程缺乏。依托湖北省中國工程科技十堰産業技術研究院類似研發機構引進人才,在各方面對柔性人才在十堰的技術和成果轉化給予政策性扶持。
2.建立科研經費管理的靈活機制,鼓勵高校教師和企業做産業橫向課題,成立創新型公司。
落實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政策,完善項目評審和人才評價機制,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使他們能夠沈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建議科研經費尤其是企業的橫向經費建立預算的靈活調整機制,結余經費的靈活使用機制,同時高校教師爲主要股東創立的公司,該企業的研發經費和科研成果轉化經費一定時間段內以一定比例計入高校寬口徑統計的科研經費,充分發揮高校在鼓勵教師創立創新型公司方面的的積極性和推動作用
鼓勵由企業或高校院所當盟主,以新型研發機構爲平台,各相關企業、科研單位及投資機構共同參與,研發關鍵共性和前沿核心技術,共同促進科技創新。